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“莎朗斯通事件”背后的10亿级消费市场

发表于2008-06-09



当下,距离莎朗斯通的“报应论”已经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,就象滚雪球一样,莎朗斯通事件也越滚越大,各个方面的力量都被卷入进去。愤青韩寒同学这次却挺了一下莎朗斯通,却被众网友狂骂。

5月31日,莎朗斯通发布了专门的道歉声明:“犯下这样的错误令我感到无比的后悔与遗憾。我是无意的,我道歉。那番话本无意伤害任何人,而是由于我的一时分心和新闻追求轰动效应的产物。”

和以前一些事件不同,作为全球化的产物,莎朗斯通所处的商业链也快速反应:

Dior迪奥中国做出快速决定,立即撤销并停止任何与莎朗·斯通有关的形象广告、市场宣传以及商业活动。今天在国贸的DIOR店,莎朗斯通的广告画面已经不见踪影。

香港电影人吴思远发起倡议:封杀莎朗·斯通。对吴思远表示,自己所有院线(UME)正考虑封杀她有份参与的电影。中影南方旗下院线也将响应号召,不再播映莎朗·斯通主演的任何电影。此外,中影南方已经将其属下青宫影城明星放映厅座位中有莎朗·斯通名字的牌子取下。

这一次,对于莎朗斯通事件,这次不谈品牌,不谈危机,不谈沟通,这一事件背后是一个关键时刻:10亿消费者的力量。

1、过去,很多国外人都会提高10亿级消费市场的概念,但似乎没有人太当真。我找了一找,最早说这话的是IBM的总裁拉尔夫.法伊弗,他在1984年就说,“如果万分之一的中国人买一台电脑,如果千分之一的人买一台,如果百分之一的人买一台——你看这代表着什么”。一直以来,这似乎只是一个梦想,但是,今天,这个10亿级消费的概念已经成为现实: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市场上的第一大买主。

2、《十亿消费者》如此描述这股新崛起的消费力量。“任何一个西方人都不能忽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断增长的地位。这个国家要养活13亿人口,其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超过北美和西欧加在一起的规模。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,中国现在的人均GDP为5000美元,而且每年还在不断提高。”

3、莎朗斯通,历史上很多伟大时刻都是由一个小人物引发的,这次莎朗斯通以一种挨骂的方式揭开了这层“10亿级消费”的面纱。可以肯定,莎姐接下来会很惨,因为她是被一个历史巨轮碾压而过。也许,从莎姐开始,得罪中国消费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结局。可以说,当全球同此良热的情况下,越来越多人会认识到这句话的威力:“中国消费者很生气,后果很严重”。

4、与莎朗斯通相对的,汶川地震后,很多公司遭到捐款质疑,其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就是这股“10亿级消费者”新力量的崛起,在互联网的助推下,他们澎湃而又庞大。

5、正如《十亿消费者》的作者在开头所言:一只脚尚驻在过去,一只脚已踏入未来——中国是全世界最盛大的开端,也是最伟大的转折。这就是“10亿级消费者”的力量,在这股力量面前,一些所谓的品牌技巧、传播技巧、公关技巧,反倒会成为拖累,真正重要的是要研究他们、适应他们、尊重他们、了解他们,以及完善自己的基本面。

6、最重要的是,“10亿级消费者”将给本土价值带来新的想象空间。正如林毅夫的疑问:本土企业能否孕育出世界级的竞争力?在小的市场肯定不可能,但在“10亿级消费者”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,一切皆有可能。
上一页|1|
/1页